竞选舞台幕后的希拉里 究竟有怎样的底气

2016-11-09 06:59

Sydney编译

第58届美国总统大选将于2016年11月8日举行。这场曾经被认为没有悬念的大选,会不会有新的变数?

1.webp.jpg

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中总有那么些时候,或许几周,或许几个月,或许从最开始就是如此,你发现自己完全迷失在血腥对决或日渐模糊的现实中。那些特定时刻来临时,你很难独善其身,所有的一切变得嘈杂不堪,站在你面前的候选人甚至不像人类。

10月初,我去俄亥俄州的托莱多拜访希拉里·克林顿。距离令人紧张的投票日只剩5周,到了每个竞选团队、每位候选人宣布“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选举”的时刻。通常,“最重要”只是对竞选者而言的,然而,今年的状况却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不仅因为希拉里的胜出将成为新的里程碑,更是因为唐纳德·特朗普,从未有人以这种令人震惊的形象如此接近国家最高权力。参议员蒂姆·凯恩近来用“几乎成真”形容这场竞选,这一点儿也不夸张。

托莱多位于俄亥俄州西北部,位列全美经济倒数第四位,是很多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白人工人的老家。在一个破败的街区,希拉里有一场预定的竞选活动——她不时关注这里的民调数据,尽管奥巴马曾两次在这里胜出。

我驾车经过这座城市,路过一个又一个装饰着特朗普竞选标识的街区,听着电台谈话节目毫不留情地咒骂奥巴马和希拉里。这使我疑惑:俄亥俄州还有人给她投票吗?

我们正处于记者和政治“专家”连绵不绝的抨击中,他们断言特朗普就是个死亡陷阱。自从在霍夫斯特拉大学举行了第一场辩论后,这位脾气暴躁的大人物一直持续着一系列“自我牺牲”——在推特上嘲讽一名有拉丁血统的环球小姐身形肥胖;《纽约时报》收到数页特朗普1995年的纳税申报单,揭露他声称损失了9.16亿美元,从而获得在之后18年中不需支付联邦税的权利。

这篇报道发表时,特朗普正遭受新一轮狂风骤雨。《华盛顿邮报》获得的一段2005年的录像中,他和主持人比利·布什一起,对女性讲着下流话。数位共和党高层收回对特朗普的支持,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表示,他不会再为特朗普背书,打算转而关心参众两院的选举。共和党就像几十年来的其他主流政党一样,几乎到了爆发内战的边缘。

第一次公开辩论后,特朗普在全国以及摇摆州的支持率直线下跌,除了俄亥俄州。托莱多的竞选活动当天,昆尼皮亚克大学发布的民调显示,特朗普领先希拉里5个百分点—这是霍夫斯特拉大学辩论后,特朗普的民调数字唯一还在上升的州。

希拉里在一座老旧火车站的活动结束后,我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一个房间,在那里,她刚刚接受了Snapchat上政治秀“好运美国”的访问。等待区摆着成排的扶手椅、桌子和接待台,就像医生的办公室。我坐在希拉里的演讲撰稿人丹·什未林和竞选团队全国发言人布莱恩·法伦身边,助手们不停地进进出出。第一次辩论后,整个团队的气氛明显轻快起来。法伦提到,他希望坏人特朗普的故事继续发酵,好让选民明白正在发生什么,而不是天天被灌输各种资讯。

几分钟后,希拉里的媒体助手尼克·梅瑞尔从会议室外探了探脑袋,朝我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大夫”已经准备好了。过去的一年,我都没有机会好好跟希拉里谈谈。她表现出很有热情、充满活力的样子,眼角却耷拉下来,透着一丝疲劳——这无疑是受到肺炎的影响。每位在白宫待过4年的总统,都像一下子老了8岁似的,由此可见这场选举承载的负荷——来自伯纳德·桑德斯的意外挑战、FBI介入的“邮件门”调查以及特朗普全无底线地到处喷火。

希拉里在我身边坐下,几乎是跌坐在一张靠背椅里。她对特朗普的评价十分直接,比她在演讲和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更为直观。和以往总统候选人对对手的评价相比,希拉里流露的不仅是对竞争的热忱。“这的确十分不同,如果我的对手是其他共和党人,我们会有分歧。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会斗志满满地应对,但我不会每晚上床时都觉得胃里像打了结一样。”

“我见过很多总统。”希拉里说,“我跟他们有争论,但我连十亿分之一的怀疑都不会冒出来。他们每天起床,心心念念的都是让这个国家找到更好的出路。他们都是严肃的人。”

这种道德优越感贯穿了整场竞选。每次我拜访布鲁克林的希拉里竞选总部,工作人员朝气蓬勃的状态中,总是不经意透露出一股潜藏的不安——他们要么成就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要么就是唐纳德·特朗普的手下败将。“如果他真的当选,大家都会恐惧。”希拉里竞选团队主席约翰·波德斯塔说。2012年总统大选时,无论奥巴马还是他的支持者,“在听到‘如果米特·罗姆尼成为美国总统’时,都丝毫不会担心这个国家将跌入深渊。”波德斯塔说。

我问希拉里,11月8日这天会不会令她担惊受怕。“不,不会。”她缓缓地说。我澄清了一下,我的意思是,如果她输掉选举。“我不可能输。”她说,然后露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

当候选人被问及如何面对失败时,这是标准的回答——即使那位候选人的支持率落后30个百分点。但希拉里似乎很清楚,她说的是事实—“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

特朗普是个如此令人不安的人物,他能够走到今天,公然挑衅人们惯常的想象,主要得益于他掌控媒体的强大能力。特朗普对于被看到、被倾听、被谈论的狂热,出人意料地迎合了当今这个时代。

对特朗普而言,无处不在就是权力,就是成功——至少到现在,这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在共和党初选时的言论以及变着法子挤进每个新闻的能力,强化了这个观点,他就是比其他政治人物更显眼。他相信,大部分人的辨别能力来自他们选择让什么填满屏幕,至于人们到底把他想成什么龌龊的样子,根本不重要。他总是说希拉里是个无聊的人,尤其是她与桑德斯之间令人昏昏欲睡的辩论。特朗普的想法是,乏味是最糟糕的,简直令人恶心。

特朗普打出了宏大且令人涌起怀念之情的竞选口号“让美国重振雄风”——这几乎是“是的,我们可以”之后最有辨识度的口号。谈起这点,希拉里说她也相当满意自己的竞选口号——“团结起来更强大(Stronger Together)”。尤其令她自豪的是,它来自一套谨慎的流程:打磨理念,真正弄明白她所坚持的是什么。

我说,它根本就像脱口而出的几个词。“是有些笨拙,不过的确起作用”。她点了点头。她语气中带着一丝防备:“因为我真的相信它,是吧?我们该怎么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呢?”

希拉里与一些极具天赋的演说家紧密合作,他们也是近年来政府政策的“诠释者”——奥巴马、乔·拜登和比尔·克林顿。对希拉里·克林顿来说,她总是小心翼翼、按部就班,考虑选民的实际生活和她提议的可行性,并期待以此赢得胜利。“人们会在11月8日去投票,不管你喜不喜欢,那些提议都会成为政府讨论的一部分。”这个方法不能让她在电视上大放异彩,在政坛浸淫多年,她对曝光格外谨慎,尤其是如果无法把控舆论走势,她就不准备走到闪光灯下。她很乐意将那片领域留给对手,即使这令她看起来无趣,甚至得不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希拉里·克林顿经历了过去50年来媒体角色的变革。比尔·克林顿竞选阿拉斯加州州长时,电视、电台和纸媒上还是相对简单的、中规中矩的报道。上世纪90年代,他在总统任内首次遭到持续不断的保守谈话节目的攻击。尤其是在第一个任期内,口无遮拦的拉什·林堡以此确立了整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电台主持人的地位。之后的莱温斯基丑闻和对克林顿的弹劾,主要来自新兴网站“德拉吉报道”的揭露;在乐此不疲的报道中,有线新闻台开始崛起。

2.webp.jpg

赢得艾奥瓦州民主党党内初选后,2月20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休斯敦的晚间集会上,与支持者一起自拍

希拉里·克林顿在2008年第一次总统竞选中,惨败于奥巴马——后者奉行将网络当作组织、联络及筹款工具的策略。如今,希拉里已经能熟练地运用社交媒体寻找支持者,偶尔也和特朗普互动。多数情况下,外人挑剔的眼光和数字媒体时代充斥的信息,只是让她退到更加稳妥的位置。

2015年国庆日的周末,我在新罕布什尔州见到希拉里。她非常明白新技术对人类发展和沟通方式的影响。我们谈到心理健康和药物滥用,这是新罕布什尔州的支持者十分关注的两大问题。她提起,曾经见到过一群开发在线心理健康项目的人,其中一名女性预计,未来几年内的最大挑战将会是“如何化解互联网对年轻人造成的损害”。

3.webp.jpg

10月24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圣安塞尔姆学院举行的竞选集会上,美国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中)聆听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演讲

令人惊讶的是,如今希拉里对新媒体技术的主要兴趣,不在于它是一种政治工具,而是对选民的政治关怀。希拉里形容网络社区对年轻人造成“潜在的、险恶的”影响,使其比现实生活中更早面对个人身份认同上的诱惑。

毫无疑问,特朗普不断给他的支持者提供娱乐噱头。共和党初选阶段,他对任何想让他上电视或者上杂志的要求来者不拒。他不停地联络记者争取版面。毋庸置疑,他十分有趣,某种程度上还具有蛊惑力。我第一次见特朗普是在一年前,他主动发出信号,言简意赅地表示“《纽约时报》该给我个封面了”。

希拉里则不同,她总是小心翼翼。2015年7月,她只答应在谈话不被录音的情况下与我见面。我不太情愿地去了,就好像这是唯一的“入场券”(事后她答应公开一部分谈话)。她对媒体的疏离并没有随着时间减弱。我问希拉里团队中36岁的竞选经理罗比·穆克,希拉里如何在失控的环境里保持竞选活动“正常”推进?他回答,她没有尝试这么做。“希拉里参与竞选的方式在于她要如何解决问题。”穆克说,“政治对她而言,先决条件不是怎么练习与大众沟通,而是找到问题正确的解决方式,随后执行。”

换句话说,希拉里完全是特朗普的反面。她在政治上毫无创新,在媒体上呈现的形象不怎么有趣,在公众面前也是一样。她和她的竞选团队都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十分明智地不去掩饰它。她可以淡出,但不是默默无闻——至少,逃过了她一向不乐意面对的审视目光。她认为选民会研究她的立场,倾听她的答案,而不是寻求她身上的娱乐性和煽动力。在2016年,这是个充满风险的选择。

“我摆出所有的政策,一一打量。人们多少有些取笑这种做法。”希拉里说,“我试图在竞选中提供另外的解决方案。” 

“我和丈夫在看《巡回鉴宝》节目时,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希拉里说。这是一档她相当欣赏的由PBS电视台播出的古董鉴赏节目,“有时会谈到公路巡回竞选,我们两个就像老古董似的。”

2016年5月,我跟随希拉里竞选团队开始巡回拉票活动,这通常意味“非正式宣告大选正式启幕”。每个竞选季,政客们总是以一些随机事件作为“非正式启动”,比如艾奥瓦州的一些牛叫了起来。然而劳动节这天,希拉里竞选团队内部有一股新鲜的气息:一架崭新的飞机揭开面纱,是白色与浅灰蓝色相间的波音737——它与老式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有几分相像。“团结起来更强大”的竞选口号装饰着机身,蓝色箭状的“H”logo横穿整个机尾。

媒体席位安排在机舱后部。正如绝大多数总统竞选一样,希拉里妥协地邀请了20多家机构的记者、摄像师及网站工作人员,他们时时刻刻追踪着一切与候选人有关的有价值的线索。和上世纪70年代相比,如今的记者队伍中有更多女性、更多少数族裔;人们不再喝得醉醺醺,也没有人抽烟;40年前的记者挤破脑袋报道总统大选,如今,这是很多摄制组成员入职后的第一个任务。他们相互竞争,也相互配合,运用技术的能力神乎其技。

可以想象,希拉里竞选团队这帮“控制狂”一定快疯了,只能看着人们争相在推特上发布她喝的咳嗽药水是什么颜色(荷氏牌,黄色)。

9月5日,希拉里已经连续275天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了。随着竞选活动的非正式启幕,该是了结“纪录”的时候了。

4.webp.jpg

9月19日,纽约怀特普莱恩斯机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登上竞选专机前对媒体发表讲话

飞机驶离纽约的韦斯特切斯特,前往克利夫兰,希拉里在那里将举行一次竞选集会。她来到机舱内的媒体区,40多名记者在他们的座位上工作,不停有人捕捉着“随意的”问候。

“我一直都等待这一刻。”她说,就像在做结肠镜检查前医生说的那样,她的开场白带着一丝紧张。“我兴奋极了。不,这是真的。我非常欢迎你们搭乘这趟航班。这实在是太酷了,不是吗?”

没有人流露出要搭话的迹象,候选人开始圆场。“这时你们该说‘是的’。”她说。

劳动节集会在克利夫兰一个几乎全是非裔美国人的社区进行。希拉里的竞选搭档蒂姆·凯恩也来了。他讲了几分钟话,接着希拉里现身,祝大家劳动节快乐。“我的团队正努力想着该去哪儿,然后我们异口同声,‘去克利夫兰吧!’”这句话以她一阵猛咳收尾。

希拉里试着继续。她吞下几颗止咳糖,喝了些水。如果是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一些专家或许会认为,咳嗽的举动很“人性化”。然而这是2016年,你可以感受到人群中一阵担惊受怕——团队工作人员眼中掠过一丝担忧。特朗普几周来一直暗示希拉里的身体状况不佳。整个下午,咳嗽的镜头充斥着电视新闻,随后便是德拉吉报道中关于希拉里“咳嗽恶化”的大头条。

在托莱多,我问希拉里是否认为这次竞选播种下的仇恨和暴露出的分裂,会令美国成为更难治理的国家。“不,我们的确面对一些艰难的选择。”她说。

“艰难的选择”是希拉里·克林顿2014年出版的自传的名字,那时她已经卸任国务卿。我猜测她会马上进入大吹大擂的推销员模式,然而她话锋一转,让我始料未及。

“的确有一些艰难的苗头,最初都跟政治没什么关系。”希拉里说,“更多是文化上的、心理上的,我们要好好处理它们。”早前,她提到1985年出版的由尼尔·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谈论电视如何令政治变得越来越娱乐化。她还引用了历史学家、《自恋主义文化》作者克里斯托弗·拉什的话,“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试着理解所处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在那时就感到一定程度的疏离与冷漠。”

她说,作为总统的首要目标是鼓励人与人之间的连结,鼓励真正的对话。希拉里十分擅长以小见大的叙述:从细节开始,让讯息慢慢发酵。她没有弥赛亚式的耐心,也没有夸张的口号和长篇大论的演讲,这令她在竞选中多少有些尴尬,也更难取得突破。

希拉里认为,建立连结的关键在于领导人打造命运共同体的能力。“怎么讲好故事是十分重要的。”她说,“我想,作为总统,我可以讲好这个故事。如果只是作为候选人的话,会相对困难一些。”

但我听到的是相反的论调。在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他的助手表示,“讲故事”在竞选中相对容易一些,到了白宫,事情就变得困难得多。他们说,总统有无数的事情要应付,很多时候会被事情牵着走。正如民主党人马里奥·科莫说过的那样,与“索然无味的执政”相对应的,是“诗意的竞选”。

希拉里所预见的是一种更适应她发挥的模式——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总统风格。与竞选时相比,希拉里能在白宫激发起工作人员更多的激情吗?如果没有特朗普,她依然恐惧从自己的“地下室”里透出亮光,这会让事情变得简单还是更加复杂? 

访问结束时她笑了,有些随意地提醒:“正如我告诉人们的那样,我是挡在你与世界末日间的最后一人。”

原文载于:博客天下

原文作者:Mark Leibovich

观后感

已有5人参与

4票 0票 1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