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编辑遭种族歧视后纽约时报还要搞个大新闻?

2016-10-17 15:17

西小瓜编译

“滚回你那该死的国家!”种族歧视言论似乎我们都不陌生。《纽约时报》亚裔编辑的经历,一石激起千层浪。

被斥“滚回中国”后,

纽约时报亚裔编辑坐不住了

 在《纽约时报》都市版副主编兼种族议题编辑亚裔美国人Michael Luo遭种族歧视言论之后,他在个人社交媒体分享遭遇并引发共鸣、纽约时报的网站及报纸头版刊发公开信、发起的#thisis2016 (#这是2016年)话题分享在国外社交媒体刷屏、纽约时报邀请亚裔美国人视频回应种族歧视言论……一星期之内,Luo以及纽约时报围绕亚裔美国人受种族歧视这一话题动作频频。

而据《纽约时报》的“Race/Related(种族相关议题)”专栏的最新消息,下周二,《纽约时报》将邀请一部分该报记者、专家、著名亚裔美国作家以及思想家,包括《亚裔美国人的故事(TheMaking of Asian America)》作者ErikaLee,就相关议题进行一场直播探讨并与观众展开互动。

可以说,由“Go back to China(滚回中国)!”、“Go back to your f**king country(滚回你那该死的国家)!”这两句带种族歧视色彩的言论而起,有关种族歧视的讨论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推动了一波又一波舆论高潮。《纽约时报》的这一系列举动在互联网上引发叫好声一片,但争议也不少。

事情起因要追溯到美国当地时间10月9日,当Luo与家人朋友一行人教堂出来之后,由于他们的婴儿车以及一行在聊天的亚裔挡住了一位“穿着得体”的女士的路,女士喊道“Go back to China!”Luo犹豫了一秒冲到该女士面前,后者见状拿出iPhone称要报警,Luo走后,女士还喊了一句“Go back to your f**king country!”

当天午间,Luo在个人Twitter上连续发文,片段式地讲述了当时的经历,几乎每条都加上了话题标签 #thisis2016。

1.webp.jpg

2.webp.jpg

Michael Luo在该事件后发布的部分Twitter截图

他的经历很快引起众多美国少数族裔人群的共鸣,很多亚裔美国人都带上 #thisis2016 话题标签讲述自身遇到的种族歧视。

3.webp.jpg

 当我读着你的文章的时候,我从我妹妹那儿收到了这些短信。我们是第一代美国人

第1条短信:也是刚离开,刚报了警。 第2条短信:走向火车的时候,一个人跟着我然后跟我说,嘿,我知道你。你要去哪儿。嘿,你这个该死的中国佬,不要走开,我有50美金就能买你一夜。

4.webp.jpg

 在贝弗利山的星巴克排队,我后面的人“啊!恶心。别转过来看我,中国佬。”

当晚,一篇署名“MichaelLuo”的公开信An Open Letter to the Woman Who Told My Family to Go Backto China(《一封公开信,致那位让我们滚回中国的女士》)在纽约时报官方网站上登出,引发众多分享,并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thisis2016的话题讨论当中。次日,这封公开信登上了《纽约时报》头版右下角的位置。

5.webp.jpg

6.webp.jpg

Michael Luo在Twitter发布当天报纸的照片

公开信除了具体讲述当天情况,还以自己与网友的遭遇强调了亚裔在美国遭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问题、自身家庭背景,以及如何向孩子更好地解释的窘境等。最后表达了希望这位女士理解,“我们来自美国”。

次日,纽约时报官方Facebook主页发起了一场近20分钟的直播互动,Luo一个人具体讲述了其当天的经历以及个人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并就网友的经历分享谈了自己的看法,随后,他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动更多有类似遭遇的人加上标签 #thisis2016 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8.webp.jpg

Michael Luo在Facebook上与网友的直播互动截图

当地时间10月13日,NYTVideo发布了亚裔美国人的回应视频——#thisis2016: Asian-Americans Respond,视频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又一次引爆了舆论,并将这股“种族歧视”舆论波推向高潮。

开头Michael Luo简单介绍了事情,紧接着,他以及二十余位亚裔美国人多数以念推文的形式讲述了自己遭受区别。这些讲述者都曾在Twitter上以 #thisis2016 为标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这些故事当中,有的人被嘲讽为“chink”、“Ching Chong”、“China dog”等(均为对中国人的蔑称),有的人被拒之门外或粗鲁对待、有人被旁人惊讶称赞“你英语真的太好了!”、有人被吼“滚回你的国家”、还有人小时候家门前台阶被喷“Chink”,亚洲女性性器官也被拿来开玩笑,受到了关系密切的朋友甚至一同生活了二十年的丈夫的另眼相待……短至一两段对话还原,长至一个小故事,近8分钟的视频,一个又一个让网友“震惊”或为事主“感到难过”的遭遇持续吸引着围观者的注意力。

这些分享者来自各行各业,有记者、公关从业人员、创意总监、产品研发员、市场部经理、临床研究协调员、作家、卡通漫画师、演员等等。

截至17日凌晨,视频在Facebook上的分享数已破10万,评论数破7000,视频播放量破800万,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9.webp.jpg

此后,纽约时报陆续在Instagram上发布了部分亚裔美国人的肖像摄影。

当地时间10月16日,纽约时报的种族相关议题专栏更新了newsletter,Luo讲述了纽约时报这一系列举动的前前后后以及未来展望,还简介了纽约时报历来对于亚裔美国人的报道情况以及亚裔美国人在美遭受种族歧视的历史渊源等等。

助亚裔发声却视棕皮肤亚裔为隐形?

纽约时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除了种族歧视这一痛点之外,还因为《纽约时报》在显著版面位置刊登以员工经历为切入口的公开信且邀请种族歧视“受害者”分享自身经历的视频。

该事件可以如何定性?

在此之前,先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 先是Luo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分享自身经历;

• 在引发共鸣且发现这并非个别现象后,Luo以这一亲身经历为切入点写了公开信,先后发表在网络及报纸头版;

• 号召有类似经历者加#thisis2016参与讨论;

• Luo通过直播进一步与网友互动;

• 纽时联系话题分享者并最终邀请了其中二十余人在镜头前分享自己的经历并推出相关视频;

• 从已知消息上看,纽时期望逐步扩大活动的影响面。

在A1版刊登如此一封公开信,纽约时报有过先例吗?决策背后都有哪些考量?

Luo在最新一封newsletter中表示,他记不起进入《纽约时报》13年来有过任何类似的事件,而且还是与亚裔美国人经历的种族偏见相关的。他的同事对他说,你大可说这是史无前例的。而当他询问拍板的《纽约时报》副总编辑Matt Purdy有关版面安排的决策时,Purdy表示,他的思考过程相对直接,“这件事很重要、有吸引力,对于头版来说恰到好处。”不过,Luo也提到,对于经常感受到他们所遭受的歧视被无视的群体而言,这一决策究竟有多大意义,很难夸下海口。

至于视频的推出又经历了怎样的决策过程,Luo在newsletter中也有提及:相关回应大量刷屏,团队的社交媒体编辑提议一起打造一个亚裔美国人直面镜头讲述亲身遭遇的视频。三位制片人从周二开始广泛联系在线上分享了自身经历的亚裔美国人。

围绕“亚裔美国人遭受歧视”这一主题,纽约时报展开的这一系列动作融合了纸媒、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以及图文、视频等呈现形式,相关话题讨论贯穿始终,收获的反响的确不小,某种程度上,也给机构媒体对于自带社交资本的选题操作提供了一定借鉴。其整体流程看着类似一场营销活动,而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整个事件看上去带着一定的个人化色彩。

前《南方周末》记者、政见CNPolitics团队创始人方可成认为:“这组报道看起来比较个人化,和我们印象中的常规报道可能有所不同,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交媒体时代,个人化的风格盛行,纽约时报也受到影响;二是这种种族歧视的经历往往是个人化的,用这种个人讲述的方式是最有力的。”方可成也对于这一系列报道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认为这一系列报道的亮点在于邀请读者参与讲述自己的经历,等于是一次众包式的新闻操作,值得借鉴。不过他也表示,这样的操作是需要媒体机构支持的,自媒体很难玩得起来。

截至17日凌晨,Facebook上超过87000人参与了话题讨论,视频播放量破800万,官网上公开信收到的评论也破千……可以说,至少在引发民众对亚裔美国人遭受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上,纽约时报是成功的。不过从目前已有的成果来看,缺乏深度访谈,对这一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的挖掘深度上仍显不足。这一系列报道及活动覆盖的网络渠道广泛,加之纸媒本身影响力虽不容小觑,但对于冲击主流文化而言仍然有限。

视棕色皮肤亚裔为“隐形人”?

就这一系列事件而言,围绕的主体是亚裔美国人,而不包括其他少数族裔美国人或是生活在美国的非美国居民。参与话题讨论者则是涵盖了不同背景。讨论当中有一个问题也被部分网友提及:为何推出的回应视频中多是东亚裔却并没有包括南亚裔以及菲律宾裔的美国人。

此外,从视频呈现以及分享者个人社交媒体等提供的信息方面来看,他们至少并非美国社会的底层人士,甚至不乏所谓的红人、“体面”职业的从业者等,这或许会让人产生是否忽视底层人士的质疑。不过这也正应了Luo在公开信中所说的“无论我们做什么、多成功、交什么样的朋友,我们都不属于这里,我们都是外来者,我们不是美国人。”

美国当地时间15日,《赫芬顿邮报》发布了菲律宾裔心理学副教授E. J. R. David给纽约时报发了封公开信 An Open Letter to the New York Times Who Told Brown Asians They Don’tMatter,认为纽约时报完全忽视了棕皮肤亚裔美国人的存在。

10.webp.jpg

信中提到“你们的视频告诉我们,‘你们还是隐形的!’”,David还指出,这告诉他们,他们在这个国家又一次被隐形、被消声、不被重视。他拿出了数据,在纽约时报视频近期推出的两个有关亚裔美国人的视频当中(另一个视频名为A Conversation With Asian-Americans on Race ,文末附有视频链接),37位亚裔美国人,只有1位(3%)讲述了菲律宾裔的故事,而菲律宾裔美国人占亚裔美国人总人数的20%(注:据2014 US Census Bureau的数据,菲律宾裔人口占总24%),最新的视频中甚至没有出现占亚裔美国人总人口20%的南亚裔人(注:2014 US Census Bureau的数据显示为26%)的故事。文末,作者提到,我们是亚裔美国人,至少这是社会告诉我们的,但是即便现在是2016年,人们也没能理解 #棕皮肤亚裔的存在。

Luo就此也在Twitter上作出回应,表示这的确是过失之举,不过视频是在24小时之内完成的,视频团队在周二当天广撒网式地联系当事人,周三即进行拍摄,遗憾的是并没有南亚裔而只有一位菲律宾裔。他还特别指出,视频团队中有几位南亚裔,这也不能被忽视。这次是在抢时间,但下一次会再完善。此外,他也对不少提出质疑的推主在自己的主页进行了回复。


12.webp.jpg

888.webp.jpg

就分享者的内容而言,所讲述的经历多涉及他人言行举止层面的种族歧视,甚至还有少数致使自身行为直接受限的种族歧视。

其实,每个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

亚裔美国人的种族歧视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这个月初,美国福克斯电视台The O’ Reilly Factor(奥莱利实情)节目的主持人在接受街头采访时就因部分言论及态度带有种族歧视倾向而在海内外遭受谴责。Luo也在其公开信中提到主持人,此举原因之一正在于他认为亚裔美国人是外来者而非美国人。

这也正是很多少数裔美国人难以回避的痛点:从小生长在美国,而到头却被这个内心早已有归属感的社会视作“他者”、“异者”。或许归属感的缺失这种落差也是这部分“少数群体”对于他人的言行举止更为敏感的原因。这或许也不难解释,为什么视频中有的人只是因为英语好而被问来自哪里便可能被当事人看作是“种族歧视”。

历史的渊源根深蒂固,想要完全改变种族歧视的现状或难于上青天;但人的本性同样不可忽略,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带着刻板印象或是偏见看世界,毕竟人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歧视也就难以避免了,不仅包括种族,还有性别、性倾向、收入、年龄、身高、身材、就读学校、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等等,在这个场合受歧视者换一个时空或许就“媳妇熬成婆”了。很多时候,歧视不是源于无知与闭塞,就是来自于自我建立的优越感。那么,假若一个人认为自己受到了种族歧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其个人对于对方的言行存在偏见或者歧视在先呢?

Luo也在newsletter中承认完全让亚裔美国人摆脱“异者”这一感受的困难,提到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在主流文化中建立更强大的代表。这意味着要深入电视、电影;体育、政治;新闻报道以及像时代广场一样的地方;还意味着要囊括所有肤色、背景的亚裔美国人。结合之前提到的联合各路人士直播探讨,纽约时报似乎有“一条道走到黑”的意思。这家老牌媒体机构接下来还会搞出什么大新闻?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光看纽约时报怎么玩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种族话题本身颇具争议,就目前Luo每天的回应状态来看,更多的“争议”或“撕逼”或许也是难以避免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作者罗慧雯。

观后感

已有5人参与

5票 0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