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万人签名请愿,奥巴马离任前会否赦免斯诺登?

2017-01-16 12:57

Sydney编译

民众请愿赦免斯诺登,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以透明方式加强安全的呼声。

继日前“揭秘者”阿桑奇以赦免曼宁为条件,自愿被引渡回美国之后,同样对美国进行曝光的前中情局承包商斯诺登被更多公众请愿赦免。据报道,这个请愿活动从去年9月开始,截至目前,美国已有超过一百万人签名。从请愿的人数以及斯诺登社交软件的帖子来看,斯诺登的人气非常高。

在留言区,有一些网友称:加油,我只是想你回家。斯诺登的律师等人也宣布,他们将正式请求奥巴马赦免斯诺登。那么,即将告别白宫的奥巴马如何回应?

1.jpg

这份请愿书通过一个名为特赦斯诺登的专门网站,在奥巴马政府离任前将一直开放给公众签名。

据报道,斯诺登对自己的支持者表示了感谢,并称“这不是战斗的结束,而只是运动的开端。”

斯诺登在社交网站上写道:不管是否是现任总统能结束“反举报者战争”,你们已经向历史发出了自己的信息。我曾害怕无人在乎,但我错了。

2.jpg

斯诺登于2013年6月向《华盛顿邮报》和《卫报》转交了关于美国及英国情报部门网络监控计划的机密资料。之后,他飞往中国香港,从那里飞往俄罗斯莫斯科,之后美国政府注销了他的护照,这成了当时他从俄罗斯离境的法律障碍。

俄罗斯以斯诺登停止反对美国的活动为条件,向其提供了为期一年的庇护。2014年8月1日斯诺登获得为期三年的定居证,也就是直到2017年8月1日前,斯诺登可以在俄罗斯境内旅行。

说完斯诺登,再来说一说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维基解密网站12日表示,如果奥巴马特赦曼宁,阿桑奇将同意被引渡回美国,尽管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显然违反宪法。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此前援引司法部消息源称,奥巴马正考虑是否在卸任前赦免曼宁。

3.jpg

“2010年,维基解密网曝光关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海量秘密文件,令美国政府颜面尽失。同年11月,瑞典检方指控阿桑奇当年8月在瑞典逗留期间涉嫌性侵和强奸两名女子,当时身处英国的阿桑奇被警方逮捕。对此阿桑奇激烈否认,声称这些指控均“出于政治目的”。他拒绝返回瑞典接受讯问,认定自己最终会被引渡到美国。为避免引渡,阿桑奇2012年6月在保释期间逃入厄瓜多尔大使馆避难,直至今日。

由于向阿桑奇泄露70多万份秘密文件,布拉德利·曼宁在2013年被定为间谍罪,判处35年刑期,接受单独监禁。据悉,曼宁曾是驻伊拉克美军陆军情报分析员,后来将名字改为切尔西,并于2015年被法院认定为女性。”

曼宁或者斯诺登,都因把政府机密泄漏给记者而被控违反《反间谍法》。美国总统拥有赦免权,总统可在罪犯未被起诉或未接受审判时赦免。话是这么说,而面对这些挑战了美国安全底线,而且在全世界丢了颜面的事件,总统特赦又谈何容易。

对于请愿,奥巴马最近的一次表述称,“我无法赦免一个未曾出席审判的人”,强调斯诺登必须返回美国接受审判。奥巴马政府表示,如果斯诺登返回美国,他将从该法律中受益,接受法定诉讼程序。

Did-Snowden-Bypass-NSA-or-Were-His-Warnings-Ignored.jpg

奥巴马表示,“美国会遵循适当的所有法律途径和程序,会与其他各国合作,以确保法律得到贯彻。不过与其问我,不如去咨询正在处理相关事务的司法部门。”

不过,在这次采访中奥巴马认为,斯诺登在他揭露的文件中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问题。但他批评了斯诺登未诉诸于政府官方渠道、用自己方法披露信息的做法。

显然,即使是卸任以前怒刷政治遗产存在感的奥巴马,面对复杂的斯诺登事件,也只能两手一摊。

snowden-profile-pic-675x1024.jp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滕建群表示,对于历届美国总统来说,涉及敏感的安全问题,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而民众请愿赦免斯诺登,反映的却是人们对于以透明方式加强安全的呼声。

那么,当奥巴马政府离去,特朗普政府到来,斯诺登又将会成为怎样的政治考量?未来备受关注的美俄关系微妙互动中,斯诺登将成为二者之间的较量筹码、甚至最终的牺牲者吗?滕建群表示,纵观美俄关系历史,高开低走往往成为常见态势。而斯诺登的未来少不了在这样的态势中继续辗转挪移、暗流涌动。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央广网

观后感

已有2人参与

2票 0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