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4 19:16
饼饼编译
国家脆弱指数包括国家的合法性、发展不平衡程度、难民安置和族群矛盾等多项指标,得分越高,脆弱程度越高。
2015年,各国各州边界上都多少存在着长久以来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演变为危机,但局部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其实很容易演变成全球性的不稳定因素。
这并不是夸大其词,那些暴乱中的难民为了自己和家庭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混乱无序的情况从叙利亚蔓延到尼日利亚,去年急遽扩散到更多的地区,导致了一系列没能预料到的后果,甚至影响到了千里之外的其他地区。
12年来,和平基金会以及外交政策网站一直都致力于“国家脆弱指数”的研究,研究维度包含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领域内的12项指标,旨在研究战争、和平协议、环境灾害以及政治运动如何推进国家的稳定,又如何使一个国家走向崩溃的边缘。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今年的脆弱指数呈上升趋势,有些国家的脆弱程度也是有点儿出人意料。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便开始让中东地区不得安宁。但2015年,这种混乱不安的情绪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欧洲大陆,百万的难民涌入欧洲大陆寻求庇护。这种情况让欧洲陷入一片混乱,之前相对稳定的国家的指数也有所上升,变为较脆弱国家。
匈牙利以及其他中欧国家组成的从中东到欧洲的巴尔干路线造成了仇外的强烈反应,国内的政治家还经常火上浇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国家的人权状况感到担忧。移民危机也在退欧公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些鼓吹英国单干的人经常拿移民问题和英国边境管制说事。6月23日,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英国公投要求退欧的消息让全球市场暴跌,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
在西非,博科圣地的暴乱让不少国家跟着遭殃。去年乍得、喀麦隆和尼日尔接连遭受暴力,不少难民因此逃亡。今年年底,尼日尔和喀麦隆两国各有超过10万人因为博科圣地的暴乱而流离失所。这件事情告诫人们,虽然欧洲难民危机总是抢占头条,但是承受负担最大的往往是隔壁那些因为不稳定而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的国家。
脆弱指数排名中有一个国家比较显眼,那就是长期饱受困苦的斯里兰卡:2015年斯里兰卡新上台的首相是一个改革主义者,他在任期之初就采取措施,帮助舒缓国家的战争创伤并且加快民族和解,从而使斯里兰卡成为今年改善程度最大的国家。
从公投问题到难民问题,下图是2015年世界的变化。
定义指标:
★人口压力:人口相关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增长率和死亡率;
★难民安置:人口流离失所和难民相关问题;
★族群矛盾:国内各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暴力行为;
★人才外流:人口移民至其他国家,难民和受教育人口的外流,以及其他类型人口流动问题;
★经济不均衡发展:国内不同的种族,不同宗教群体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贫困和经济衰退:贫困率和经济表现;
★国家合法性:腐败和其他衡量民主水平的措施,如政府绩效和选举进程;
★公共服务:教育部门,医疗保障,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
★人权与法治: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
★安全设置:内部冲突和非国家武装的分布;
★精英阶层分裂:地方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外部干预:外来资助以及干预性措施,如制裁或军事入侵。
叙利亚人的出逃
2015年,世界人民终于认清了叙利亚战争在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够折腾的。祖国已经被战争毁得断壁残垣,叙利亚难民大批大批地逃到欧洲,也点燃了欧洲人民对于难民的抵触情绪,近而对欧盟政治秩序造成了冲击。去年,德国和瑞典接受了成百上千的叙利亚难民,巴尔干半岛以及中欧地区的右翼势力已经有了复苏迹象,企图用民族主义的恐惧心理关闭边界,不再接受更多难民。
马其顿地区、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3月份时宣布,禁止难民通过本国进入北欧。匈牙利也进入警备状态,防止难民集中涌入。匈牙利与其他巴尔干地区的国家一起沿各国边境建立起防线,放置铁刺网,禁止外人进入。
欧盟与土耳其最新达成的协议中要求:土耳其需要接受更多难民来换取欧盟对他提供的财政援助。但这样的措施并没有缓解弥漫在欧洲大陆上的恐惧,也没有让那些难民停止不理智的行为。随着进入北欧各个通道逐渐关闭,难民们试着找并不牢靠的人贩子乘船从地中海到达利比亚进入意大利。去年,走条路上已经有上千的难民尸沉大海。
战斗在难民涌入防线前沿的国家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截止至2015年年底,土耳其已经容纳了250万的难民,是全世界容纳难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土耳其的难民压力指数也因此从2011年的6.6上升到2015年的8.8。
黎巴嫩和约旦在大量难民社区容纳上也是问题重重,两国难民数量分别达到了各自人口总量的25%和10%,穷到没朋友的叙利亚难民给黎巴嫩和约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约旦的国家脆弱指数从76.9升到78,黎巴嫩的从88.1上升到89.6,这两个国家指数的上扬也都是主要受到难民压力因素的影响,难民危机让各国不得不去依赖国际援助,这其实对双方来讲都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各国也会因此回避那些有利于难民融入当地社区的决策。
英国:退欧后未来一片迷惘
英国人长期以来在英国与欧洲关系上摇摆不定,今年夏天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根据52%比48%的公投结果,英国人宣布结束与欧盟长达40年之久的合作关系。
退欧结果出炉的时候,许多人认为欧洲一体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其实欧盟的几个成员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分裂的,但是欧盟似乎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自身面临着各种危机,从经济萧条到难民大量涌入等问题。现在,许多人担忧英国退欧的决定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英国在国家脆弱指数中的排名平稳,甚至相比于其他国家可以说是略有提升,从去年第161名下滑了一名变成第162名。但当下整个欧洲大陆都麻烦缠身,英国也自然无法避免。英国也注意到了在2011年到2016年期间,自己种族矛盾这一指标从4.4上升到了5.9。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像英国穆斯林所说的那样:国内日益增长的伊斯兰恐惧症。伊斯兰人权委员会2015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4年间,亲身经历过或者别人亲身经历过伊斯兰恐惧症的英国穆斯林从50%上涨到了82%。
国家脆弱指数只关注了2015年发生的事件,这意味着它并不涉及英国退欧公投的后果。英国退出欧盟引起富时100股票指数和英镑狂跌,使英国国内产生新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英国能否继续保持统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英国经济一直难以找到立足点,据某些经济学家所说,脱欧公投使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陷入了新一轮衰退期。2009年,英国脆弱指数中经济指标为1.7分,今年则达到了3.8分。缓慢的经济增长造成英国与欧盟关系紧张,许多支持脱欧的人认为随着欧洲经济发展放慢,英国是将自己绑在一艘快要沉没的船上,而且目前也几乎看不到有救生艇的希望。
中欧煽起的仇外之火
2015年夏天,匈牙利因其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的反移民言论受到欧盟的尖锐批评,欧尔班是中欧国家领导人中最反对难民的一位。因欧尔班反移民态度而进行的武器化行动迅速且严厉。2015年,匈牙利在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接壤的边界上修建了带刺的铁丝网围栏。匈牙利今年的国家脆弱指数比去年高了3.6分,是所有调查国家中朝着“更脆弱”方向转变且转变最大的国家。
匈牙利及其中欧邻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统称为“维谢格拉德集团”,过去的一年中,持续不断的移民危机几乎耗尽了这4个国家的资源。他们共同反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拒绝接受来自叙利亚、北非和其他地区的难民,使得欧盟及人权团体对其民主透明度和公民自由的滥用问题产生了质疑。
但是除了难民危机,匈牙利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很可能会继续恶化。2015年1月,《经济学人》报道了欧尔班制定反恐法的意图,而反恐法只会进一步限制公民自由。欧尔班所在的青年民主党已经限制了宪法法院的权力,将其成员都换成自己的拥护者,明显是为了使自己的议题顺利通过。类似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这样的组织还指责政府中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控制的媒体监管机构压制自由的声音,并操纵公共广告资金以投资亲青民盟的新闻媒体。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是世界最大的地区性安全合作组织,共有57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维也纳。
其余的维谢格拉德成员国似乎也跟随着欧尔班的脚步。鉴于捷克长期以来一直歧视罗马人,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公开拥护反伊斯兰集团( Bloc Against Islam)这样的政治团体,捷克今年的国家脆弱指数上升了3.4分也并不令人意外。捷克邻国斯洛伐克的总理罗伯特·菲乔曾宣称穆斯林“不可能融入”欧洲,斯洛伐克还向欧洲法院提出诉讼,反对欧盟强行摊派难民的计划。2016年斯洛伐克的总体得分上升了2.9分。波兰的专制之风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同时波兰也反对扩大援助,不愿接受更多的难民。2016年波兰的国家脆弱指数总体得分上升了0.9分,特别是将族群矛盾(国家内部各族群之间的紧张和暴力冲突问题)、人权以及外部干预考虑在内的时候。
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的是:涉及移民问题时,为了反抗欧盟,维谢格拉德集团将继续加强其不受欢迎、不可妥协的立场。
斯里兰卡:远离战争阴影
斯里兰卡的2015年以一次总统大选开始,因此也面临选择:是再次选举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还是支持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一位善变且任人唯亲的领导人,2009年血腥地结束了长达26年的内战。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谦逊低调的卫生部长,正如提塞纳亚伽在2015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承诺“将斯里兰卡从一个近乎独裁统治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民主国家”。
仅仅几个月前,西里塞纳还是拉贾帕克萨政府一位忠诚的成员,几个月后他已经当选为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总统选举意外胜出,以及他为了抚平这个国家的战争伤口而采取的温和但重要的措施,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岛国在2016年脆弱国家指数中进步最快的原因。2016年斯里兰卡的排名下降了9位,从第34位下降到第43位。
斯里兰卡今年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西里塞纳的选举胜利,当然,自然灾害的减少也功不可没(毁灭性的洪涝灾害时常发生;2011年持续不断的降雨导致20万人无家可归,占斯里兰卡总人口的1%左右)。自上任以来,西里塞纳推动制定了限制总统权力的新宪法,使斯里兰卡走上了族群和解之路。西里塞纳更为成功地将内战中失败的一方——少数派泰米尔人融入政府,努力建立特别法庭,起诉内战中犯下侵犯人权罪行的人。
尽管斯里兰卡在今年的排名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依然处于高度警告这一类别,得分为87.7分,高得令人发愁。过去5年内,虽然斯里兰卡的大部分指标都得到了改善,但族群矛盾和人权这两项指标的前景仍令人感到担忧,这两项指标的分数分别为9.2分和8.5分。
尽管西里塞纳正领导斯里兰卡走上政府权力分配更为均衡的道路,和平基金会将其政府拒绝外界支持的倾向视为一个令人担心的原因。比如说,西里塞纳拒绝允许国际社会监督其人权法庭。联合国呼吁由国外法官对内战期间发生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对此,西里塞纳回应说,他“永远不会同意让国际社会插手这件事”。
尽管如此, 西里塞纳及其人民都值得为2015年斯里兰卡取得的进步受到称赞。正如提塞纳亚伽在西里塞纳赢得选举后观察到的那样,斯里兰卡依然面临许多挑战——民族团结、腐败以及政府改革等等。他写道,至少现在,斯里兰卡仍然应该“举杯庆祝”。
尼日利亚:跨越国境的冲突
2015年尼日利亚的安全问题走向区域化。来自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尼日尔以及贝宁的联军部队收复了大部分伊斯兰反叛组织博科圣地控制的尼日利亚北部的领土,为下半年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暴力事件大幅度降低做出了贡献。据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库(ACLED)称,博科圣地造成超过6000名平民死亡,去年仍是2009年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更令人担忧的是,博科圣地已经蔓延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喀麦隆,尼日尔和乍得,这些国家2015年的脆弱国家指数得分都更加糟糕了。
这三个国家都曾遭受过跨境入侵、轰炸以及其他针对平民攻击的打击。2015年,乍得和尼日尔宣布受暴力影响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由于致命袭击的数量激增,喀麦隆向该国北部增派了2000名士兵。尼日利亚的邻国也出现了难民潮,由于博科圣地的叛乱,许多难民四下逃散。去年年底,尼日尔和喀麦隆这两个国家各自容纳超过十万的难民。
作为扩大化区域安全威胁的中心,2015年尼日利亚的国家脆弱指数上升了1.1分。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博科圣地长期以来的叛乱,也反映了去年总统大选,因石油价格走低而削弱的经济以及抗议和罢工所激发的政治分歧。这也反映了石油资源富足的尼日尔三角洲近期激增的军事行动,加剧了人们对2009年接受政府特赦的叛乱分子是否会再次拿起武器的担忧。今年以来,武装分子已经袭击了多个石油基地,削弱生产并迫使政府在该地区部署军队。不难想象,尼日利亚未来要面对的国内问题并不轻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