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30 09:25
饼饼编译
近日,工党党魁杰里米·科尔宾喊话拉,要给英国人民更多Bank holidays。
等等,Bank holidays翻译成中文虽然有银行两字,但事实上就是咱们所说的公假日,银行二字与最初起源有关。
科尔宾提及此想法时称,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考虑到英国人民收入近数年来都未得到合理增加,大多数人薪资水平还低于2007年水平。他表示,在历经7年令人苦不堪言的紧缩政策后,是时候在工党的带领下让人民拥有更多假期。而且,较之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英国的公假日较少。
他认为在保守党带领下的政府让国家变得四分五裂,他决心通过此举重新凝聚人心,团结全国。这也是保守党在选举期间提出的首个政策。根据此政策,英国将增加4个银行公假日,分别在圣乔治、圣安德鲁、圣大卫和圣帕特里克纪念日。
对于此番举动,有人认为额外增加公假日也算是对日常工作加班加点的一种补偿。因为虽然按照规定,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加班加点,甚至在家还需办公。
但实际情况真的允许英国人民享受更多公共假期吗?
别急,我们先来看看,一次公假日的经济成本究竟有多少。
根据一项研究显示,每一个银行公假日的经济成本超过20亿英镑。按照此说法,4个公假日的经济成本为100亿英镑。换句话说,也就是英国国家赤字(500亿英镑)的五分之一。如果按一位保守党人士的说法,由此下来,只要科尔宾上任,英国经济将会一直处于“假期”状态。
但公假日真的一点好处没有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公假日也会带来一定好处。首先,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经济成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公假日所带来的旅游及其它额外消费是否考虑进去?
英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如果是制造业,其生产损失的确不可逆。但服务业一天的流失理论上可以在日后弥补回来。基于此情况,一项政府报告预计增加公假日可以为国家经济带来约10亿英镑额外收入。这也许还能帮助提高生产及工作效率。
看来,要不要增加假期,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伦敦眼
文章编译:王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