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 06:41
刘CC编译
书乃装X利器,岂有不读之理?
我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那种人。
我喜欢书,逛书店不买一堆书就浑身别扭,但买回家又未必会读,每次拿起书来,没读几页就会被身边的妖艳贱货们(手机、Ipad、电视、PS3)吸引走。
为了让自己多读点书,我想了一些“连哄带骗”的办法,可能对你也有帮助。
改善阅读环境
给我启发的是一个关于盗版软件的说法,大意是:“让用户购买变得比违法下载更容易,才是打击盗版的治本之道。”
我突然意识到,要让自己的阅读之路更简单才是治本之道。这样看来,我的阅读灯的开关位置就不太合理了,我得下床才能摸到开关。
我的床和窗台的位置也不太合理,只能用手举着书看,没法办把书立窗台上靠着床看。
最要命的是,我房间里还有个大电视,能看着《开心汉堡店》睡觉,谁还想看书。
注:《开心汉堡店》是Fox电视台的动画剧。
理想型阅读卧室
为此,我换了阅读灯的位置,买了个 Kindle Paperwhite (带背光的最新款),我还对给床做了点升级改造,能让我靠着看书,不必再担心书会砸到我脸上。除此之外,我把电视和体感游戏都挪出了房间,手机也放得尽可能远。
这样一来,我在卧室床上能干的事儿也就不多了:看书、听歌和睡觉。最佳的读书环境就是让读书成为你最容易做的事儿。
永远随身携带书籍
虽然这事儿我以前也明白,但从未真正身体力行过。曾经读到过一篇关于史蒂芬·金的人物稿:
“史蒂芬·金建议人们每天读书五小时。我的朋友听后嗤之以鼻,说道:‘扯淡!鬼才做得到!’直到某一天,我的朋友在电影院排队买票,发现前面站的是史蒂芬·金本人,当时他埋头读书,一直到进到影厅,直到灯暗才把书合上。电影结束,灯亮,立马拿起书继续读着。站起来,离开影厅的路上他都在看书。”
读书这件事儿要见缝插针,我之后走到哪儿都会带着Kindle,不再像以前一样掏出手机刷推特,看各种负能量新闻。手机也能看电子书,没错,但这样太容易被干扰打断阅读的过程。
不想看的书就果断放弃
可能翻开书后,大家发现不喜欢或者读不懂,多数人会硬着头皮读下去,不断自我催眠,“是我太笨”,“是我坚持不下来”,或者“一定是我没法儿理解书中的文化”,这都是胡扯。看书和看电视剧同理,你不喜欢这个节目一定会转台,不想看这本书换一本就好,千万不要强迫自己。
读书应该是愉悦的体验,不要沦为痛苦的折磨。只有快乐的体验,你才会想继续,才想要更多。那些无聊的书,不读也没人会指着你说三道四。
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看书
有些事儿,说得越频繁就越有动力去做。所以每次我都尽量聊自己看书这个事儿,把自己看的书和朋友们分享,然后朋友们也会给予我更多推荐阅读的数目。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读书,聊书,了解书,读更多书,书书书。
而且,大家一起讨论书也会给自己一个无形的“压力”,会想“如果我读不完,朋友们会觉得我半途而废。”,或者会想:“我得快点儿读完,不然他们问我后面的情节我都不知道。”
以上这些办法经过我亲身验证,能花最少的力气读最多的书,你值得拥有。
不说了,我去看书了。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