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为了种树迫使原住民背井离乡

2017-06-20 07:02

筱筱编译

一部具有误导性的环境法案正威胁着几百年来一直守护着印度森林的人们的生活。

几个月前,印度政府在该国东部奥里萨邦的皮堤基亚(Pidikia)村用金属栅栏围起了100公顷树林。不久之后,武装守卫开始沿着栅栏展开定期巡逻。当地居民突然就跟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说再见了。 

在印度中部,原住民们几百年来在以树林为生的同时,也保护着这些生态系统。但一项政府新政强制规定,如果该国某一地区的树林因开发项目而被砍伐,那么其它地区就应当栽种新的树苗。植树本身听起来似乎有百益而无一害,而且还能实现渐进式的环境恢复,但这种植树造林的方式占用了村民土地,进而将印度1亿5千万林地居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边缘化。 

当我在皮堤基亚村里参观的时候,他们指给我看金属栅栏前的动物遗骸。“我们没地方放牧牲畜,也没足够的饲料喂它们。自从我们的林子被围起来之后,已经死了25头牲畜了,” 名为迪甘贝尔·普拉丹(Digamber Pradhan)的村民如是说。 

这一被称作补偿育林的植树造林计划对天然林和当地人的生计构成了威胁,同时还有仅凭过于简单的经济考量就牺牲多样化环境景观的风险。这个计划只考虑了树林笼统的货币价值,而没有想到不同地区的树林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益处。

229.jpeg

 皮堤基亚村的告示牌上对补偿育林计划进行了说明 

去年七月,印度国会通过了《补偿育林基金法案》(CAF),将筹措70亿美元的资金给各邦的林业部门用于深入开展植树造林。这项法案遭到了来自村民团体和运动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该项法案旨在强化林业部门在村民面前的权力,同时对于具有开创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执行的印度《林权法》(FRA)是一种削弱。 

《林权法》承认殖民统治和后殖民统治时期,在创造和开发印度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对原住民和其他传统林地居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历史不公”。它承认个人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林地居民可用以保护、管理和保有其名下的林地。《林权法》同时授予村议会决策权,也就是说包括植树造林在内,所有与土地使用相关的决定,都必须得到全村人的同意。 

但在皮堤基亚村,村民们则坚称他们从未同意过植树计划,尽管按照《林权法》他们拥有被栅栏围起来的那片林子的地契。 

印度几乎不存在空地,在属于林地居民的传统土地被植树造林计划盯上之后,植树地区的冲突日益频发。而随着中央政府向补偿育林计划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紧张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靠捡拾林副产品的妇女们因为收成减少受到了特别大的影响。“原来我们可以在附近的树林里收获(食物、药用植物,还有种子)。现在我们必须到很远的地方去采摘,而且还没法在每周一次的集市上卖钱,” 普拉丹说。皮堤基亚的村民们估算,自从他们的那片林子在去年被围起来后,他们的总收入减少了60%。

230.jpeg

 奥里萨邦坎达马区的傍晚

距离皮堤基亚村西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是土著部落 Kutia Kondhs 的传统土地。这里的居民们对于大面积种植的商业树种 —— 大部分是柚木 —— 有着相同的看法,即植树计划使他们与当局产生了直接对抗。而林业部门则坚持认为尽管的确在村民的土地上种了树,但都是在村民的授意下进行的。 

“植树绝不会给村民带来任何麻烦,只有在得到村民同意的情况下我们才会种树,” 奥里萨邦林业部的首席护林员吉滕德拉·库马尔(Jitendra Kumar)说道。 

但是,Kutia Kondhs 部落的人告诉我说他们经常受到逮捕恐吓。在德苏加提村(village of Desughati)流传着一张警方留下的明信片,上面列有违规进入植树林区的村民的名字和他们的罪名。 

2016年,Kutia Kondhs 部族向印度国家人权委员会(National Human Rights Commission)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详细阐明了在原本由《林权法》赋予他们所有权的土地上的植树造林情况,并指出这对他们的权利构成了侵犯。 

批评家们认为种树不仅不会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旨在对森林滥砍滥伐进行补偿的植树行为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印度面临的绿色讽刺就在于,树林再生计划针对的是那些世代守护并以树林为生的村民,而对被用于植树的土地政府又不具备合法的支配权。

231.jpeg

金属栅栏把皮堤基亚村的村民和他们的林地分隔开来 

同时,被征用来植树的土地常常原本就有大片茂密的树林。世界各地大量的证据都证明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只有当地居民才是树林的最佳守护者。 

来自奥里萨邦邻近地区的一份最近的报告显示,那里竟然砍伐天然林来腾出空间植树,以完成补偿育林计划的目标。该报告警告说《补偿育林基金法案》将会带来反生态的后果。而通过减少天然林或者捏造植树面积等不合理的手段,官僚们可以在植树造林计划上大手大脚地花钱。 

在德苏加提村,林地的损耗减少了有用树木和谷物的数量,因此对粮食产量造成了影响。原本村民们种植着多达70种不同的谷物,但现在这些谷物里一半以上的物种都已经消失了。 

“我们担心是因为本来我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现在那么多的谷物品种都消失了,我们被迫要去市场上买,”村民拉宾 德拉·贾尼(Rabindra Jani)说道。“他们砍掉了全部有用的树种,然后种了大量容易吸光地下水,还会影响其它小型树种存活的柚木。他们怎么能这么植树造林呢?如果我们说了算的话,我们会种那些对我们的子孙有价值的树。” 

随着补偿育林资金实施办法在今年最终出台,林地居民的代表建议能够贯彻落实《林权法》这种承认村民土地权利的法律,而把用于植树造林的资金直接投放给林地居民。如果林地居民在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那么基层村民就会在不造成任何动荡的情况下主动植树造林。

本文转自:境外中文媒体

观后感

已有2人参与

0票 2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