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新片《敦刻尔克》挨批了,因为里面白人角色太多

2017-07-25 10:37

周宇编译

敦刻尔克战役,又称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初期盟军在欧洲大陆的一次战略性撤退。纳粹德国部队瓦解法国马奇诺防线后包抄英法盟军。40万盟军撤至敦刻尔克后(法国东北部港口),为了避免被德军围歼,执行了在当时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

撤退过程中,英国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激烈空战,最终英国仍得以动员各种大小船只将大部分的部队撤离欧洲大陆。

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挽救大量人力,并成为四年后盟军反攻的根本。

诺兰的新片《敦刻尔克》即根据这一历史事件改编,7月21日全球上映,开画后在47个国家及地区拿下票房冠军,三天累计票房1.06亿美元。在烂番茄、IMDB、《帝国》、《娱乐周刊》等电影媒体与网站获得高分评价。

dun.jpg

不过,在社交媒体传来一些意料之外的批评声音,这些批评并不是针对影片的质量,而是肤色……

“《敦刻尔克》:让我们把所有英国白人帅哥都放到一部电影里,看看是什么效果,小姑娘们都得疯了,还有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小伙子们也得热血澎湃,这片肯定炸!”——Yasmin Salahuddin (@iamfindingmeeno)

“又是战争片,又是二战,又是一帮白人哥们拯救地球的无聊故事。”——Steph|Runs Trails (@stephrunstrails)

“我猜那帮看不上女导演拍的女性超级英雄片(《神奇女侠》)的家伙,这回得集体嗨了,终于等到了他们心目中的神作,一部全白男阵容的电影。”——Eisenberg (@Eisentower30)

“《敦刻尔克》:好莱坞永远、永远不会拍完白男们于二战中拯救世界的电影。这事儿永远没个完,全世界的观众,准备好看一辈子层出不穷的二战白男英雄片吧,因为好莱坞,就是这么个尿性。”——dolly@loather

“嗯,当涉及到《敦刻尔克》这样的白人历史题材时,好莱坞总是非常精准,力求每个细节、每张面孔、每个人的肤色还原历史,但是,当拍到涉及亚洲人的电影题材时,他们可以用夏威夷人、印第安人甚至白人来扮演黄种人的角色,里面的中国话、日本话说得乱七八糟,因为演员根本不是亚洲人,这些,他们完全干得出来。”——Zucy@MaisonDeLucy

“敦刻尔克战役中当然绝大多数是白人士兵,但,至少那时的法国军队里,会有来自非洲殖民地的黑人士兵吧。我可没看到一张黑人脸。”——cira@thmyscira

观后感

已有0人参与

0票 0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