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妇女:以白为美,以白为优胜,以白为人生之利器

2017-07-26 08:16

周宇编译

“来,让我们抹去身上那层棕褐色。”这句话是印度美容院里的主旋律。

在印度,姑娘们从小被教导一个“真理”——只有雪白的肌肤才是美丽的肌肤。

报纸副刊里的征婚广告,最受欢迎的女性是“MBA学位,身高165,英语能力中等,皮肤白皙”;老阿姨向年轻姑娘推荐的藏红花药膏,最大作用是“可以让皮肤光洁雪白”。

还有诸如“她运气真好,尽管皮肤生得黑,他还是肯娶了她”,这样的邻里间的闲言碎语,2017年的印度,似乎就像1917年的印度一样,仍然以白为美,以白为优胜,以白为种姓之区隔,以白为人生之利器。

不同的是出现了Aranya Johar这样的年轻一代。Johar只有18岁,7月7日,她在YouTube上传了自制的演讲视频“棕肤女孩的美丽指南”,其中包括这样的句子——“忘了雪白,向巧克力颜色致意,我将书写自己的仙子传说”。视频很快达到了病毒传播级别,首日即获得全球150万点击量。

QQ图片20170725162606.png

紧接着,宝莱坞男星Nawazuddin Siddiqui在推特上公开指责印度电影业的歧视文化。

“谢谢你们提醒我,让我懂得因为皮肤黑、不好看,我没资格与那些肤白貌美的演员合作演戏,但我永不会把事业放在肤色和外表上。”

Siddiqui的帖子让印度人想起了宝莱坞女星Tannishtha Chatterjee,她在去年的直播综艺节目中因为一直被吐槽皮肤黑,而中途退出了节目。事后,她在脸书上发帖——“我不明白,为什么到了今天,到了2016年,我还需要为我的肤色感到抱歉?为什么我们印度人无法接受自己的棕色皮肤,在肤色问题上,我们印度的民族自豪感去哪儿了?让我直接明白地说出来吧,高种姓=白肤=可接触的人,低种姓=深肤=不可接触的人!我们对于深色皮肤的厌恶、憎恨,根源就是种姓的流毒。”

Tannishtha Chatterjee

漂白综合症

为什么印度人这么讨厌自己的肤色?印度历史提供了一些答案。

在整个近现代史中,印度次大陆一直是各种欧洲势力入侵、争夺和占领的地盘,16、17世纪是葡萄牙、荷兰,18世纪是英国和法国,之后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独立为止。

所有这些外来的殖民者、统治者、上层阶级都是白人,数百年殖民主义的副产物,就是造就了如此观念——追捧外来殖民者的白色皮肤,蔑视被统治者、贱民的棕色皮肤。这样的观念通行于整个印度社会,即使下层阶级也这么认为。

今天,这样的观念由时尚杂志、电视节目、美容产品等流行文化继续加强,印度的美妆杂志封面上,几乎全是白人模特。

根据印度班加罗尔大学去年进行的调查,300名受访女性和男性中,有70%想与浅色皮肤的人约会或合作。 

这种观念促使许多印度人疯狂地追求美白,造成一种被称为“漂白综合症”的现象。

“漂白综合症”并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时尚,它植根于一个深刻的社会信念——即白皮肤更好、更强大、更漂亮。 

而且,这一现象并不仅限于印度,在亚洲和非洲也很常见。

蓬勃兴旺的美白市场

由各种乳霜、药膏、精华液组成的印度美白产业,现在每年产值超过4亿美元,而且在不断增长。

卖得最火的品牌包括Fem、Lotus、Fair and Lovely,以及给男性使用的美白面霜Fair and Handsome。 

这些乳霜大多数实际上是类固醇、氢醌和维A酸的危险化合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永久性色素沉淀、皮肤癌、肝脏损伤和汞中毒等等。

尽管如此,市场营销研究发现,近90%的印度女孩将皮肤美白视为“高需求、强需求”。她们愿意付出健康代价,只要这些产品真的能令肌肤变白。

而且,专注于女性美白的品牌现在也瞄准了印度男性,宣传手法是许诺连腋下都可以美白,帮助男子得到女性的青睐。

包括沙鲁克·汗、约翰·亚伯拉罕在内的宝莱坞大明星,都是美白产品的代言人。

沙鲁克·汗代言美白面霜Fair and Handsome

反弹的声音

2013年,印度妇女团体“女性价值”发起了“黑就是美”运动。在印度女影星Nandita Das的推动下,“女性价值”迫使印度广告标准委员会发布指导方针,规定“广告宣传不得在肤色上加强负面的社会刻板印象”“不得描绘、暗示肤色较深的人是下等的,在社会上是失败的,在异性交往方面是弱势的”。

Nandita-Das.jpg

Nandita Das

这一指导意见也符合“印度宪法”的精神,宪法规定所有人平等,并禁止基于宗教、种族、种姓、性别或出生地点的歧视。

不幸的是,法律对于扭转印度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帮助不大。今天的印度妇女除了肤色,还在头发的质地、颜色,婚姻的选择和服饰风格等等方面,被社会所要求、挑剔和责难,令女性处于低自尊状态。

就像Aranya Johar在Youtube上说的,“在爱上别人、获得别人的爱之前,让我们先爱上我们自己”。

(本文由印度班加罗尔大学法律副教授Neha Mishra、密歇根大学社会学教授Ronald Hall撰写)

观后感

已有6人参与

4票 1票 0票 1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