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8 18:01
GET团队编译
快来坐高铁~
据GET资讯的云天弈媒体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7月28日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涉华新闻有:
第5位
《每日电讯报》:中国如何成为火车旅行的天堂
第4位
英国广播公司:收购合资股份后,星巴克将直营中国所有门店
第3位
《南华早报》:印度杂志恶搞中国“地图”删去西藏台湾 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倍感愤怒
第2位
《日本时报》:英国明年将派军舰到南海进行航海自由的演习
第1位
路透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空军称将继续进行远海远洋训练
重点报道摘要:
《南华早报》:印度杂志恶搞中国“地图”删去西藏台湾 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倍感愤怒
当地时间7月28日,《南华早报》发布题为《印度杂志恶搞中国“地图”删去西藏台湾 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倍感愤怒》的文章。
文章称,《今日印度》将于7月31日出版的新一期杂志封面使用的中国地图故意剔除了西藏和台湾,下方标题为“中国的新小鸡”,引起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愤怒,加剧了中印边境争端的紧张形势。
中国网民用强硬的语言谴责该杂志及印度。一位广州的网民评论道:“印度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因为这个国家的人居然做了这么幼稚的事情。”
中国外交部则对此不予理会,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种小伎俩你还认真对待啊,下一个问题”。
文章称,中印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被形容为“30年以来最糟糕的”。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于周三抵达北京出席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会议, 预计两国代表将处理边境军事对峙问题。
《今日印度》目前仍未解决杂志封面问题,它在其网站上表示, 其封面图片和插图“一直在突破创意的界限, 从不让读者失望”。
《每日电讯报》:中国如何成为火车旅行的天堂
当地时间7月27日,《每日电讯报》发布题为《中国如何成为火车旅行的天堂》的文章。
作者从自身经历讲述了中国高铁为旅行带来的改变。文章称,中国从十年前开始大力发展高铁设施,在农田、村庄与河谷上建立了直线轨道,遇到大山就打个洞穿过去。目前,中国每年有超过十亿人选择高铁出行。中国高铁甚至成为了比飞机更受欢迎的交通工具。
文章称,中国高铁非常准时,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从北京到西安只用四个小时,从西安到上海五个小时。此外,在中国乘坐高铁出行也非常方便,中国的车厢里十分干净舒适,二等车厢座位间的空隙甚至比英国标准车厢要宽敞两倍。
未来十年,中国高铁网络规模预计将扩大一倍,深入到一些目前为止还人烟罕至的区域。今年秋季,从西安开往成都、重庆的高铁线路会将四川高原和长江地区连接到一起。在南方,高铁线路从昆明一直铺设到中老和中缅边境。在贵州,高铁的到来改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正如中国政府所说,铁路将改善“落后”地区人民的的生活,将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与现代化的中国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不过作者也指出,高铁带来的交通便利也有着一些负面影响,例如让一些有特色的小镇变得商业化,失去了传统而淳朴的风土人情,变得千篇一律。
CNBC:中国科学家希望将塑料变成燃料
当地时间7月27日,CNBC发布题为《中国科学家希望将塑料变成燃料》的文章。
文章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寻求把塑料变成燃料。该研究所研究员黄正称,如果我们的环境或海洋中有塑料废物,或者将其埋在地底下,这些塑料废物将存留几百甚至几千年,“我们认为把它们转化为燃料是对其重新利用的极好方法”。
黄正及其团队的研究重点是大量用于制造塑料品的聚乙烯,但研究人员采取的是“交叉烷烃复分解催化”策略,使用廉价的低碳烷烃作为反应试剂和溶剂,把聚乙烯降解为可作为柴油的烷烃。
文章称,黄正团队认为他们的研究可能已经取得突破。黄正表示,在早期阶段,他们只需开发一种可以将塑料降解为有用产品的方法,但最终需要研发出一套更有效、在经济上切实可行的系统。他们目前的技术仅限于聚乙烯的降解,但希望今后可以找到能够降解其他类型塑料的方式。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