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8 08:11
宇治编译
从星巴克的独角兽星冰乐,到丧心病狂的N层巨无霸汉堡, 如今年轻食客们对食物的追求不再仅是味道,颜值似乎更加重要。
星巴克独角兽星冰乐
拉风的巨无霸汉堡
这要感谢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疯狂流行,以及美食博主们的卖力推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食物成为了身份的象征,改变着我们的饮食文化。
未来(也许已经发生),人们愿意排两个小时的队买一只彩虹色甜甜圈,到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赶紧咬一口,而是先拍照发到网上炫耀一番。至于味道嘛,真的不重要。
即使不好吃,也能让朋友嫉妒到发疯
“美食很容易就能流行起来,”社交媒体影响力策划公司Collectively联合创始人之一亚历山大·汤纳说,“只要食物量够多,够吸引眼球,够夸张。什么能让路人感到好奇,想走进店里尝尝?向(社交媒体上的)粉丝炫耀。视觉冲击——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酷?”
即使你没有去为彩虹色甜甜圈排队,但已经为那顿慵懒的早午餐调好光、配好文,并按下了“发送”键。
美食评级网站Zagat表示,有75%的用户会为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一张美食照片而去一家餐馆就餐,60%的会定期浏览社交媒体上的美食图片。
能吃吗?
我们可能都愿意浏览色彩斑斓、配料丰富的美食图片,但这些食物真得有看起来那么好吃吗?
当然了,这个问题很主观,但即使美味,这些颜值高又博眼球的美食也无法让人“正常”食用吧。
N层巨无霸汉堡让人无从下口;彩虹色食物全是色素和甜味剂,注重饮食健康的人无法享受品味这种美食。
社交媒体对饮食文化到底有多大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社交媒体确实影响着餐饮业的运营。
英国伦敦的一家名为Dirty Bones的餐馆,为前来用餐的顾客提供免费拍照装备,如带美颜灯的相机、广角镜头、手机充电器、自拍架等,激发食客的拍照灵感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增加餐厅的曝光率。
另一个极端,是美国洛杉矶的餐馆Vespertine。这家餐馆禁止在餐桌上使用手机,从而让食客专注品尝美食,而不为拍照、修图分心。
厨艺教育学院烹饪商务研究院院长史蒂夫·扎古尔说,他们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思考食物的美感。
“现在美食推广的风气就是这样,而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扎古尔说,“有时候,确实更注重事务外表而忽略了味道,但如果你够幸运的话,能两者兼得。”
扎古尔还表示,如果餐厅里的食客用餐时没有拿出手机拍照的话,这是“没有成功制造记忆点”的表现。
仅是光线本身,就能让一家餐厅大红大紫或关门大吉。灯光太暗,没人愿意拍照,食物也不会太漂亮。
如何打造轰动效应?
实际上,任何一款轰动的美食背后,都有成功的公关和营销团队做推手。以下面这家美国的某奶昔店为例。
起初,制作人师乔‧伊西多里的妻子提议做一款疯狂奶昔,随后就是拍照和推广工作。
“我们的策略就是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并将图片上传到新媒体。”该奶昔背后的公关图团队负责人詹尼弗·鲍姆说,“上传到Instagram上之后,奶昔就火了,前来购买奶昔的队伍一直排到了马路对面。”
拿掉华丽的装饰,味道和普通的奶昔没什么不同。
彩虹色美食会退流行吗?
很遗憾,短期内还不会,因为社交媒体还在流行。但是,轰动一时的网红美食与真正的美食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美食博主推荐的高颜值美食并不美味,人们就不会花时间去排队,” 美食趋势学家克里斯汀·柯夫列说,“真正的厨师并不会在意这样的美食,只是顾客会觉得,菜单上能有这样一道菜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