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7 07:22
刘CC编译
这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
我本希望沿着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新丝绸之路走一遭之后能对这一“世纪工程”的轮廓有个大概,但这几周的时间里,穿过中国,中亚和欧洲相关地区之后,我发现很难去评价。
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蓝图巨大且轮廓模糊,要经过一个世纪的考验才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所在。
除了我去的欧洲路线,还有其他很多路线。一带一路官方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代表延伸向北部,西部和南部的陆上经济带;“一路”代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沿岸的海上经济带。
中国沿路建设的基础设施肯定会在将来促成成功项目,无论从何种角度讲,这都是件好事情。但有些项目也必将会受到政局动荡和官员腐败的影响,还有一些项目也许在开始时就没有满足当地的需求。
徐希文将轻轨项目带到了世界第二冷的城市阿斯塔纳。堵在阿拉木图的拥挤车流中,我已经躺在卧铺上感受了好几个小时的颠簸之路。在这座人口稀疏的城市中,可能无人驾驶轨道交通并不会是我首要解决的问题,有20亿美元我可能会解决其他更棘手的问题。
对于中国来讲,项目建设并不难,但建设符合当地需求的项目,然后通过这些项目赚钱实现商业化才更难。
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蓝图多由国有建设集团和国有资金筹划。在我的旅途中,很少见到中国私有企业的牌子。2016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投资,但大多数私人的钱都流入发达国家。在所有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新加坡是首选目的地,但那里并没有迫切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如今中国的商人们会去追随往昔骆驼商队的脚步,前提是他们认为投资有收益,最好还要有透明和良好的监管。
中国对于健康的食物和新奇的事物,这对波兰的牛奶厂商以及英国的下午茶相关产业来讲都是相当利好的消息。想要实现达沃斯论坛上的双赢可不仅仅是华沙几箱苹果就能实现的,需要在回程的列车箱上塞满更多样多元化的产品。
最大的问题是一带一路倡议欠缺充足的讨论。其实如果能够承认其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可以有所改善的。
这是一带一路众生相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的故事有你们来书写。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