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14:14
小弈编译
一年前的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如今,执政首年即将过去,特朗普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外交
这一年,“特式外交”最受注目的,莫过于自我削弱美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定进程,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谈判,还要求多国重谈双边自贸协议。
其实,这位精明的商人总统是在为美国人民争取最大利益。
以中东为例,特朗普一改其前任奥巴马对中东进行“民主化改革”的战略,以生意人思维经营中东,谋求重塑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并获取最大利益,从主推意识形态的“美国队长”变身为追逐利益的“美国商人”。
当然,中东地区民族、教派等矛盾交织,地区很多国家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也为特朗普提供了“生意”空间。
上月,特朗普把“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败退归功于自己的“领导力”,还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着手准备迁移美国使馆。
在伊朗,特朗普最后一次延长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制裁豁免期,向有关国家发出“不修改协议,美国就退出”的通牒。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伊核问题六国经过漫长艰苦谈判达成的历史性协议,但特朗普上台半年即不顾各方反对,威胁退出奥巴马时期达成的这一协议,并称伊朗是“支持恐怖主义”的“无赖国家”,加强对伊制裁。
此外,特朗普还逆转了美古关系改善势头,对委内瑞拉实施多轮制裁,追加对俄经济制裁,并发布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俄列为美国“竞争者”,把“美国优先”定义为“基于美国利益、以结果为导向、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战略”。
科技
2016年底,美国《科学》杂志在展望2017年时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辞让科学家震惊,但“最担忧的事件是否会成为现实尚不明朗”。
特朗普一年来的科技政策有轻有重,他所重视的是与“美国第一”有关的安全等方面,而轻视的则是气候变化等环保领域,正是后者让科学界感到失望。
比如他于去年6月下令重建搁置25年的美国“国家太空委员会”,并于12月正式宣布美国将重返月球,“不仅要在月球上插旗并留下脚印,还要为将来的美国载人火星任务奠定基础”。
国内
特朗普执政之初就明确“两改一基”(医改、税改、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战役”,但由于推进医改过程中民主党团结一致、共和党军心涣散而出师不利,直接影响后续改革进程。
渴望取得重大立法进展的共同政治诉求促使总统与国会共和党议员最终拿下税改。
在基建方面,根据美国联邦高速公路安全局的数据,美国将近10%的桥梁存在缺陷,而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称美国32%的干道状况较差。特朗普一直有意把基建作为施政重点,他不仅是首位在就职演讲中提及基建的总统,还多次表达修建或重建美国高速公路、普通道路和桥梁的强烈意愿。
但特朗普在基建方面面临着阻碍。
一方面,基建项目造价较高、周期较长,涉及十余个联邦政府机构,若协调不畅,审批周期远超特朗普第一任期;另一方面,基建项目半数需国会审批,而国会并未打消对基建拨款疑虑,可能再次碰钉子。
这一年特朗普取得的内外成绩不少,但造成的问题更多,加剧了“美国与美国”的分裂、激化了“美国与世界”的斗争。展望2018年,特朗普任务急、担子重、挑战多,重重考验之下不会比2017年更轻松。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