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花了半个世纪治理雾霾才重得蓝天,那中国呢?

2016-10-21 17:45

饼饼编译

如何对付“比非典还可怕的雾霾”呢?

1.jpg

这几天,我们又快看不到北京了……

提到雾霾,有多少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或是北京,可你不知道,任何文明的发展都多多少少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哪个国家都逃不掉,只是看谁采取行动更早。之前人们说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现在更爱说国外的天空比较蓝。很多人仰望当今美国湛蓝的天空时却忘了,上世纪中叶,那儿的天空颜色也挺惨。

2.jpg

雾霾下的LA

洛杉矶的人民算是美国较早吸霾的了。如果你认识之前生活在那里的老一辈人,他们一定能给你讲出那段不见天日的岁月。

19世纪掀起的铁路热让洛杉矶成为了美国西部交通枢纽,又沾上了开采石油带来的经济繁荣之光。晴朗的天空、温暖的气候,让很多影视制片厂的大佬们也来凑热闹,好莱坞成了这里的名片。然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至。

3.jpg

1943年7月,烟霾席卷洛城,人刚开始以为是日本人发动的化学战争。空气中弥漫着浅蓝色浓雾,人们闻到了刺鼻的气味。

那几天,父母不送孩子上学,运动员改为室内训练,橙子和甜菜种植者眼看着农田一天天枯萎,男女老少把医院围堵得水泄不通,这些人伴随着头疼和呼吸不畅。好莱坞标志性的大牌子总和人们躲躲藏藏,“天使”也不愿留在这里,觉得太辣眼睛。

4.jpg

雾霾让好莱坞的标示若隐若现。

5.jpg

雾霾下,一个男孩在给女孩擦眼泪。

6.jpg

一次活动中,洛杉矶人带上了面具。

而后情况越来越严重,雾霾天越来越多,民众恐慌。时任市长Fetcher Bowron眼看乌纱帽不保,立马放下豪言,4个月内把霾赶走,还我天使之城纯净天空。这话放在现在看真的是笑话,要真能做到,还有会现在的北京吗。

7.jpg

守望洛杉矶,雾霾让人们眼睛感到不适,眼泪直流。

紧接着,大手一挥,关工厂,禁止居民焚烧垃圾。

标语打的掷地有声,“如果你的邻居使用焚烧炉,举报他;如果你看到工厂冒着烟,告诉我们”。

但即便这样,情况依旧没好转。

8.jpg

到了50年代,空气污染专家开始就雾霾原因展开调查,得出的结果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中没有完全燃烧的汽油。也就是说,焚烧炉和化工厂排烟并非主因。

别不信,根据资料显示,40年代的洛杉矶拥有汽车250万辆,桂冠全美,而这些汽车的耗油量和尾气排放量也可想而知。

9.jpg

洛杉矶拥有汽车数量桂冠全美。

这么任性的排气,霾不找你找谁?

1952年和1955年,先后发生的两次严重“光化学烟雾”让洛杉矶最终吹响了“战霾”的号角。

还我湛蓝天,把“天使”重新接回来。

11.jpg

1955年,美国出台了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放缓重污染行业的增长,建立高效的公交系统,逐步淘汰使用柴油车等。

12.gif

既然之前的调查说尾气是罪魁祸首,那就从它开刀。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意识到自己的爱车其实是污染源,逐步开始关注环保。1970年4月22日,2000多名民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呼吁环保,为政府施压。这一天在后来被定位地球日。

13.jpg

1970年的抗议。

14.jpg

1970年的抗议。

就在那一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明确了尾气排放标准,监管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控制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在内的6种污染物。此外,法律还规定加州出售的汽车要安装尾气净化器,老旧汽车必须及时报废。

15.jpg

抗霾之战,众多好莱坞明星也纷纷加入。好莱坞演员Carleton Young想出了发明“雾霾罐头”(Smog in a Can)的点子,呼吁大家一起战霾。

16.jpg

雾霾罐头

17.jpg

雾霾罐头

当时还有一条极为傲娇的广告语,那叫一个犀利:

“绝对正品的洛杉矶雾霾气体。罐头里装的是好莱坞明星使用的污染空气,里面的成分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甲醛等。绝对的Made in LA!为确保新鲜程度请将罐头一直保持封闭状态。请勿模仿!本厂只生产纯洛杉矶空气,绝对纯正,没有任何气体被移除。”

当时这种罐头的标价是35美分,很多游客争相购买。

18.jpg

洛杉矶人们可能没想,这场战争打了近半个世纪。可能直到现在洛杉矶的空气质量和美国其他一些城市相比,仍旧“拖后腿”,但作为一座人和车这些年马不停蹄翻倍增长的国际化超级大都市,这已经很不错了。

19.jpg

曼哈顿被雾霾笼罩

提到洛杉矶,就不能不说纽约。当然两个城市的人自古以来真是互相看不上,你看不上我的自由烂漫爱生活,我看不上你的严肃冷漠铜臭味。

但雾霾之战,让这两兄弟站到了一起。

20.jpg

曼哈顿被雾霾笼罩

1963年,雾霾席卷纽约,400人丧生。1966年,雾霾再次报道,纽约人在雾霾中度过这一年的感恩节。那一年的曼哈顿看不见布鲁克林大桥,看不见河面。很多人患上呼吸道疾病,有169人丧生。

1966年11月25日的《芝加哥太阳报》的文章这样报道:

“大量的滞留空气聚集到一起笼罩在纽约市区上空,纽约的空气污染指数已经达到危险水平,这些空气悬浮物将随着夜幕降临变得越来越稠密,对人们呼吸系统造成威胁。据悉,当晚8点-9点之间的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险指数高达60.6,是平时的5倍。(通常达到50就会对人类呼吸造成危险,理想标准应该是20以下)。”

那时的纽约和雾都伦敦有一拼。但纽约人吸取了洛杉矶治霾的经验教训,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此外,纽约公共交通极为发达的优势也被利用起来,改变公交用车结构,用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

21.jpg

纽约公交车

与此同时,改变建筑物的供暖方式,风能、太阳能全都用起来。

这里还要提到,纽约还是世界知名的“自行车友爱城市”。2006年,当很多城市还在用“限号”来控制车流的时候,纽约已经新建了300英里的自行车道。

22.jpg

得,骑着小车扬长而过,既锻炼了身体又减少了污染。

有数据曾经显示,1999年至2001年期间,纽约人口增长30万,但在此期间,纽约的PM2.5下跌幅度最大。2013年,纽约当局宣布,纽约逐步摆脱了雾都称号,有着近50年来最为清洁的空气。

除了这两个难兄难弟,美国钢铁之城匹兹堡也曾饱受雾霾侵害。

23.jpg

匹兹堡

1880年的匹兹堡是美国钢铁基地的“老大哥”,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因炼钢产生的废气让这个城市常年被烟雾笼罩。同样在50年代,匹兹堡开始治理雾霾。也同样是老路子,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在保持钢铁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金融、和医疗,且颇有成效。

The Ontario Medical Association 公布近些年,每年因雾霾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引发死亡的数量达9500人。近半个世纪来,无论是纽约、洛杉矶、还是匹兹堡,在与雾霾抗击的战斗中都是胜利的一方,但仍旧付出惨痛的代价。

24.jpg

无论是伦敦雾,洛城光污染、德国鲁尔区雾霾还是日本汞中毒引起的水俣病,历史的惨痛代价付出一次就够了,发展和保护之间是有一个平衡点的。

今天的北京,可能要将再走一次这些城市的老路,这条路要走多久还不得而知,可能30年、也可能50年,但我们知道的是这条路上有你也有我,因为这个世界无论变身成什么样,都与你我有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文章作者:sasa

观后感

已有16人参与

13票 3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