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19:32
西小瓜编译
苏联时期建立的中亚供应体系已经崩溃,水资源短缺以及长期停电的问题仍存在潜在风险。
2009年1月的一个寒冷夜晚,灾难性大规模停电突如其来,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别陷入大片黑暗。
城中一所妇产科医院的备用发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呼吸机停工,医生们只能人工抢救两名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赛木丁·杜斯托夫是其中一名婴儿的父亲,停电后,他近乎疯狂地打电话给所有的朋友借发电机。
医院内,伸手不见五指,他的朋友们花了两个小时奋力将一台重200kg的发动机弄上5楼。病房内闪烁着微弱的烛光,杜斯托夫坐在冰冷的床边,眼睁睁看着女儿因为没有呼吸机而挣扎着喘息。
这位父亲悲伤地说道:“我能感觉到她没有快坚持不下去了。”
凌晨两点钟,这个小生命努力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四个小时,就这样离开了。
随着冬天的到来,气温骤降至近年最低水平,塔吉克斯坦的供电系统不堪重负。杜斯托夫的女儿不是唯一一个因此死去的孩子。
而09年的这场断电危机更是赤裸裸的证明,在苏联时代曾为中亚五国服务的统一电力系统已经终结。
苏联时期建立的中亚供应体系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水资源和电力交换制度。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三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而其他两个国家,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山地冰川和水电站的水库中水资源储备巨大。
河流、人工河道、水渠和电线构成的大网将5个中亚国家连在一起。各个国家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和电力,各自的短板也迅速得到了弥补。
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中亚两条重要的内流河。
如果没有河水灌溉农田,下游国家的庄稼就会旱死。如果没有电,上游国家冬天就要忍受严寒。
因此,位于河流上游的国家-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冬季需要通过水力发电站供暖,夏季需要向下游国家提供水源灌溉农田。下游国家冬季向上游国家提供天然气和石油燃料,换取夏季用于灌溉的水源。
哈萨克的政治学家Rasul Jumali说道:“潜在的矛盾早就有了,只不过莫斯科出面解决了这一矛盾。”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了国家利益,中亚五国开始独立面对资源使用的问题。
“上游国家的能源安全和下游国家的粮食安全矛盾突出,”俄罗斯的政治学家Andrei Kazantsev说道,“结果就是,上游国家能源短缺冬天冻死人,下游国家水源短缺饥荒饿死人。”
他们本可以继续资源共享与合作,但对于下游国家来说,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卖给其他国家比供应给身无分文的上游国家要划算的多。
因此,乌兹别克斯坦于2009开始向阿富汗出售电力,并完全退出了中亚供应体系。
那一年,在杜尚别医院里,开篇因大规模停电而死去的小女孩就是这场危机的牺牲品。
乌兹别克斯坦退出后,上游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冬季开始使用更多的水来发电,而到了生长季节,下游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用地就更少了。
现在,在整个中亚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面临电力或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阿斯玛·德兰蓓:没有水我们就没法活了
阿斯玛·德兰蓓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生活了40年,靠着甜菜种植曾过着很好的生活。
然而就在7年前,2009年,从吉尔吉斯坦的河水枯竭了。
如今,为了生存,她只能用水泵从井里抽水,尽可能的在菜园里种些东西。但干旱贫瘠的土地包围了她的家,一眼望不到头。
阿斯玛也在考虑离开她生活了40年的家乡,就像她的孩子和邻居们一样。
她说:“如果没办法解决用水问题,就很难在这儿生活。”
在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居民用水依靠一条跨国境的河流。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退休老师卡帕尔·托克托,看着不像是会和人打架或是参与群殴的样子。但在2014年这事儿还真的发生在他身上了。
他解释打架是为了水源,“塔吉克斯坦在夏天关闭了灌溉水,我们穿过漫天尘土的路,前往与塔吉克斯坦交界的村子要求他们放水。”
卡帕尔·托克托:塔吉克人将河流改道了
“我们已经忍耐不下去了,”他说,“我们互相扔石头,军队只得出面进行干预,把我们隔开。”
虽然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丰富,但在苏联时期,这个村庄的供水系统是从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水库通过塔吉克人村庄旁的水渠供水的。
1991年独立后,这样的小范围纠纷变得亟待解决,更糟的是,边境两岸村庄人口数还在不断增长。
托克托给我看了他的菜园,院子里净是些干枯的杂草和杏树,院内惨淡一片。
“自从塔吉克人把河流改道后,我的田地和庄稼就开始枯萎死亡。”他继续说道,“因为缺水,我现在什么都种不了。”
这原因和阿斯玛的情况如出一辙。
2010年4月暴徒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推翻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
明面上,此类事件频发带来的风险已经很明确了,小规模的边境纠纷。但潜在的,这些小纠纷对任何5国都有可能造成政治不稳定的风险。
一些人认为,2010年4月暴力推翻了吉尔吉斯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的骚乱,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断电和能源价格上涨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当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退出中亚供应体系,吉尔吉斯斯坦就不得不安装昂贵的新电缆,2010年开始发电成本更是翻了一番。
在决定将天然气和电力出口到国外后,乌兹别克斯坦国内也出现了电力短缺。
在一些小城市和乡村地区,每天供电时间仅有几个小时,而该国大面积的使用天然气的情景也成为遥远的回忆。
局面在不断恶化,人口在不断增多,而基础设施却陈旧破败不堪重负。
乌兹别克斯坦人对各种禁令置之不理,开始公开表达自己的愤怒。
一名来自费尔干纳盆地的老师告诉媒体,停电后大家只能生火照明,他的家乡附近已经看不到多少树木了,国家也明令禁止砍伐树木。尽管知道要冒着受罚的危险,他们还是照砍不误。
他说:“就连学校也没有东西可以用来生火。每天学生们轮流从家里带来木柴在教室烧火取暖。冬天我们的学生就是这样上学的。政府将天然气出口到外国,但在国内,冬天既没有燃料生火,也没有电,只能挨冻。”
糟糕的政府、严重的腐败、践踏人权,加之物价飞涨、外出找工作的移民人数增多,这些问题都加剧了这一地区的不稳定局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心怀不满,加入极端组织,这无疑是是火上浇油。事实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南部与阿富汗接壤。这种相邻关系带来的后果不难想像。
塔吉克斯坦最大的水电站努列克大坝,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
对上游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来说,最显而易见的出路就是修建更多的水电站。而且两国都已经有了宏伟的计划。
苏联时期,塔吉克斯坦就开始计划在在帕米尔山区修建罗贡水电站。
如今塔吉克斯坦打算开启这项计划,罗贡水电站大坝高度预计约300米,如果建成,将是世界上最高的水电站。
如果要让罗贡水电站达到满负荷运转,则需要用16年的时间从公共河流向它的水库中注水。这无疑将对下游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造成冲击式的连锁反应。
乌兹别克斯坦为避免将来灌溉用水方面出现更大的麻烦,反对塔吉克斯坦修建水电站。
乌兹别克斯坦已故前总统卡里莫夫公开反对修建罗贡水电站以及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类似项目-卡姆巴拉金斯克水电站。
但人们总得想办法继续生活下去。
在塔吉克斯坦东部的塔马哈尔村,4个孩子的父亲绍特蒙·霍洛夫正在储备干牛粪,为过冬做准备。
曾几何时,这一家人也享受过全天有电的日子,但现在,冬天只能靠烧干牛粪取暖。
我到访时,全家人都忙着制作干牛粪。
绍特蒙说:“我们冬天一天只有2、3个小时有电。通常我们早晚各需要烧8块牛粪来保持炉子和房间的温度。
绍特蒙的左边墙上贴着的就是牛粪团儿
绍特蒙的房子距努列克水电站只有20分钟的车程。
水电站建于1961年,现在它的发电量占塔吉克斯坦总发电量的2/3。
但其国内现有的发电站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
对于这个问题,绍特蒙却颇有点哲人的心态。他说:“我们早晚有一天能过上全天有电用的日子。”
但或许,这一天他还需要等很久。